第51章:匹夫(1 / 2)

儒剑仙 七月未时 2890 字 4天前

“两位大儒,学生不敢撒谎,这篇经文的确不出自於学生之手,是一场梦境。”

“自十五年前,学生大病一场,而后时常做梦,梦见一位老者,在梦中传道,反反覆复诵念着这篇经文,学生不知这篇经文意味着什么,只是每日摘抄默写,会消除疲倦。”

“前些日子遇见文渊先生,明悟儒家之道,对这篇经文有了不同理解。”

宋知书开口,他稍稍做了一点修改,但大致内容没有变,不怕对方察觉异样,毕竟无论是从逻辑还是从任何角度来看待事情,都无法分辨真假。

世间上最完美的谎言,就是真话,无非是进行了一定的修辞罢了。

“梦中受业。”

只一瞬间古云大儒不由出声,两人对宋知书这个回答,没有任何一丝怀疑,甚至他们在来的路上,已经猜出这篇经文大概率不是宋知书所写。

倒不是瞧不起年轻人,而是大学这篇经文,全文表达的意思是,如何成为一个君子以及什么叫做君子。

一个没有接触过儒道的人,是很难有这种感悟,他可能会产生疑惑,君子是什么,但不会表达如此清晰,这需要一定的认知与见解。

读过无数书籍,走过千万里路,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。

所以当宋知书直接承认这不是出自於他之手,两人对宋知书产生巨大的好感,君子不言谎,实事求是。

“小友果然福缘深厚,竟遇到圣贤入梦授业,只是不知这位圣人有没有诵念过其他经文?”

宁平大儒感慨,他出声询问,关於其他经文之事。

此言一出,宋知书立刻摇了摇头:“梦中圣人没有传授其他经文,说我还没有明悟清楚,无法传授其他经文。”

宋知书回答,他没有直接说出一定会有其他经文,但留下了一个引子,这是私心,为自己争取好处。

“明悟清楚?”

古云大儒有些不解,不由看向宁平大儒,后者稍稍思索一番,随后开口:“应当是儒家境界问题,圣人授业,自然需学生明悟,但宋小友只怕一心想着修行之道,没有太过於钻研圣人经文,所以冲冲停滞。”

宁平大儒给出一种猜想,宋知书立刻附和点头:“这十五年来,学生确实奔波於修仙之道,倒也没有太过於用心理解。”

听到这话,两人点了点头,更加确定是这个结果,不过二人也在神识交流。

“你是如何看待?”宁平大儒询问古云大儒。

“君子有诚,此子不错,老夫很锺意。”古云大儒对宋知书极其满意,这让宁平大儒有些无言。

“老夫觉得宋小友所言应当不假,不管有心还是无心,这篇经文来自於宋小友,无论如何,宋小友对我儒家来说,都极为重要。”

“心诚意正,这点确实,老夫认可此人。”宁平大儒传音。

待确定主意后,宁平大儒看向宋知书,面色严肃。

“宋小友,老夫身为当代大儒,是你长辈,有些事情就不瞒你。”

“你这篇经文,对儒家而言,意义极大,我等参悟许久,纷纷认定这篇经文,可为当世儒家经首,如此一来,儒家算是欠小友一个天大人情。”

“当然小友也可拒绝,这是小友的自由,但老夫还是要说一句,如今圣人坐化,一甲子之后,乱世将至,天下各大正道都在未雨绸缪,思考破局,迎接乱世。”

“所以倘若小友拒绝,我等也会根据小友这篇经文,

重新书写一篇新的经首,依旧欠缺小友天大人情,但这件事情我等必做不可,还请小友见谅。”  “若小友愤恨怪罪,老夫可付出一切代价平息小友之怒,也请小友为天下苍生,答应老夫请求,老夫在此恳请小友为天下苍生,谋取一线生机。”

宁平大儒开口,将自己的目的直接说出,甚至连后手如何去做都说出来了,可谓是无比坦诚,而且他说到最后,更是朝着宋知书深深一拜,正气凌然。

敢为天下先。

“君子无所不用其极,先生大义。”宋知书朝着对方回礼,对於宁平大儒的言语,宋知书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正派的气魄。

说句实话,这两位大儒完完全全可以直接将这篇经文吞并下来,两人联手去说这篇经文出自他们二人之手,可以说没有人不信。

自己身处微末,毫无资格去争取任何,只能逆来顺受,但没想到的是,宁平大儒与古云大儒会来亲临太昊剑城,不止如此,还如此尊重自己的想法。

光是这点,这个宁平大儒的品性,宋知书是敬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