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5节(2 / 2)

汉贵女 三春景 3545 字 12天前

颜守一开始没明白事情是怎么回事,心里转了一圈才明白过来,然后就是张口结舌。

事实上,他觉得颜异可能出问题了…不,不应该这么说,其实他早就出问题了。

颜异却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,他只是在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越来越像陈嫣而已。

廊下的烛光中,这个本来就俊美的青年少有地微笑,仿佛神仙中人。

“你知不知这世上有所谓‘夫妻相’?人说长得像的人天生是要做夫妻的,不然怎么茫茫人海中原本无关的人就结为了夫妻,彼此陪伴一辈子?”陈嫣当时兴致勃勃的,正漫步在春光里赏花。

回头对他笑了起来:“不过这种事不过是无知者以讹传讹罢了,之所以好夫妻们或多或少有些神似,那是因为彼此之间陪伴多年,不知不觉中学了对方的样子。低头、抬眼、一举一动…这些都一样了,又怎么会不像呢?”

爱一个人足够久,就会越来越像对方…他们已经无法相爱,但爱一个人只关乎于自身,是一个人的事。

“这样就很好了…”

第410章 采葛(5)

心里揣着秘密, 颜守自然是如坐针毡,一直处在相当的紧张当中。好在他这两三日的,并没有什么意外发生, 也就是说,颜异始终不知道陈嫣已经回到大汉的事实。

只不过, 有些事情有的时候真就那么巧——正如他早早就预料的,越是不想发生的,越是回以各种巧合降临到身边…以此显示出命运的强有力。

颜守在东莞县短暂逗留了几日,在这期间,有一位访客来到。

对于有访客来到,颜异也很意外…他在东莞县这件事并不为人所知。他和外界的联系仅仅是发往长安的信件,而长安送来东莞的信件是通过家里的仆从递来, 也就是说,长安那边的熟人也不知道他在东莞。

梁师道,也就是颜异的熟人…此人是活动在齐地的一名儒生。家中是本县豪强、大地主,非常富有。大概正是因为出生于这样的家庭, 让他对于出人头地没有那么大的执念。他读书就是真的读书, 喜欢的是读书本身,而不是想通过读书去做什么。

以为这样的人正好可以做学术大佬吗?那就是想太多了。有天赋成为学术大佬的究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万中无一,而梁师道, 显然没有这样的天赋。在读书这件事上, 他就是普通人的天资。

说他笨吧, 不至于。可要说他聪明、有灵性, 过往教过他的老师也会摇头。好学生和坏学生都会让老师格外有记忆点, 像他这样平庸的,就只能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了。

按理来说,这样的人如果还想在学术道路上走的更远,那就只能‘勤能补拙’了。不管是不是心灵鸡汤,历史上确实有不少所谓的‘勤能补拙’的故事。梁师道家境优渥,足够支撑他去干这样的事。

然而…然而她这个人又是本性里富贵闲人的做派,对于一辈子艰难求索也没有太大的兴趣。对于学问的探寻,他属于‘得之我幸,不得我命’的状态,认真学学就可以了,为之废寝忘食直到疯魔,那却是不可能的了。

梁师道与颜异算是少年时就认识,当时颜异来梁师道老师门下请教问题,当时的颜异正在游学当中呢。就是这一请教,就盘桓了半年有余,从请教变成了学习。

颜异的天资不用说,反正是梁师道羡慕而不能得的。梁师道这个人禀性豁达,见到颜异这种天才少年,他的第一反应从来不是嫉妒之类的负面情绪,而是想要结交。两个人就是那个时候熟识的,之后数年也断断续续有联系。

颜异人在东莞县的事情对于外人来说是个秘密,但要说世上无人知晓,那又是笑话了。至少临沂颜家就有不少自家人知道,知道这位家族十分看好的宗子人去了东莞县,不问世事,只管读书做学问——在家族子弟那里,颜异总归是个正面榜样。

梁师道是齐地人,这些年也喜欢到处走走。不过他这个人吃不了苦,所以所谓的走走看看,也就是游山玩水的程度,而不是穷游或者体验生活。他路过临沂的时候就想拜访颜异了,他朋友多,所以知道颜异辞官归乡了…在他想来,颜异肯定在临沂啊!

不过,在颜异遇到一名认识的颜氏子弟才知道,哦,颜异来东莞了。

好叭,东莞就东莞,反正他如今是齐地到处潇洒,东莞也在他的路程计划之内。于是一点儿没多想,在临沂停留了一段时间,继续自己的行程就是了——而现在,他人到东莞了。

“数年不见,昭明你人倒是更加清朗了。”相对而坐,梁师道忍不住赞叹道。

少年时起,颜异就是以‘好姿容’闻名的,有的时候这个名气都要压倒他的才名了。只是因为他这个人不爱说话,和那些以口才出尽风头的人物相比显得默默无闻了很多,这才渐渐没了太多议论。

可别小看口才好,这个时候是有些人瞧不起一些人以口舌为利,编出了很多奚落之词。但事实上,口才好是一项很了不得的本事,放在个人身上是很加分的。这个时候名士之间坐而论道也是口头交流,一方驳倒另一方除了论点论据靠谱,口才也是一大助力呢!

这种风气演变到日后,甚至会让口才成为名士的一大基本素质。

少年时就觉得颜异其人萧萧肃肃、举止清朗,仿佛松林穿风…现在一见,又多了另一种东西。这种东西很难形容,笼统地说,就是经历的多了,人看起来自然就不同了。

人的经历,无论是好的,还是坏的,都会成为人生中的一笔财富,这并不是鸡汤,至少不是骗人的鸡汤。

颜异相比于过去,好比一颗宝珠,光华更加内敛了。华夏对于珠宝的外放之光有一套自己的理解,珠光宝气是很好,但一般不会是真正价值连城的宝物!华夏有‘宝物自晦’的传统,即真正的珍宝为了保护自身,看起来反而不起眼。

光华越是低调,越是让人高看。

对于现在的颜异来说,外界他在乎的东西已然不多了…一个连自己都不在乎的人还指望他在乎别的什么吗?这未免是玩笑了。而这,恰好符合名士风范——追求名利没什么不好,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。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这无可指摘,但正是因为大家都有太多太多的欲求,要是有人将这些视若芥草,那就显得出众了。

华夏知识分子有的时候其实是很分裂的,一方面强调无欲无求,但另一方面又强调知识分子治国平夏天,在现实世界里做出实务来。说实在的,这两者从根本上就无可调和,二者只能选一。

这个根子从孔老夫子在的时候就确定了,因为孔老夫子就是两条路都肯定了的人。从这一点上,既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其实是个很智慧的人,他并没有轻视哪一条路的意思。但从另一方面,也是为之后知识分子集体精神分裂埋下了伏笔。

务实的做法是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,选一而舍一就可以了。或许有真的天纵之才,可以二者兼得,但那实属天选之子,华夏历史漫长也没出几个,实在不必赌自己是不是‘位面之子’。

做人呢,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有自知之明。可惜的是,绝大多数时候人都是没有自知之明的,所以知识分子们纷纷表示,‘我们全都要!’。

emmmmm…这就没有办法了,甚至有人看穿了这一点,坚定地做个务实者,想要怼醒这些人都很难。因为这群坚定全都要的人是真正的‘理想主义者’,即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,不怕梦想之路道阻且长,只要自己足够坚定就可以了。

9102年了,依旧多的是人相信‘人定胜天’,决心可以战胜客观存在的困难,更别说在那些遥远时光中的人了。

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打嘴炮,永远是赢不过理想主义的。当然,社会最终会用自己的方式教做人,只是那又如何呢。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,自己是抱着九死不悔的信念牺牲的,日后还有后来者,吾道不孤!

汉代其实还是挺务实的,务虚的风格是后来才慢慢形成的。但依旧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相关思潮的影响,大家崇拜在名利上有所成就的人。与此同时,一位真的能扔下名利的‘名士’同样会被人顶礼膜拜,作为偶像。

其实想想也是,这些读书人,即使是最底层的读书人,也是没有生存危机的——和真正的底层人民不一样,底层读书人的穷,那好比现代打工族的穷,和真正落后国家、有饥馑问题的国家那种底层民众的穷,那就不是一回事!这些读书人,但凡不坐吃山空,总是能活下去的。

这些人,就有空想一些生存之外的东西了。

不管外物,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生活着…这无论哪一个世界,都是神话一样的存在了。

颜异现在这种状态在某种巧合之下竟是完全符合这个的——无论他原本的出发点是什么,在外人看来,他都是一个典型的不拘名利、有名士风度、真正的读书人了!

再联系他的事迹,和当不上官,所以‘君子固穷’不同,他是在官途一片光明的时候选择离开的…这就更让人佩服了!

华夏人崇拜的并不是什么都不做,闲在家的知识分子。如果真的是这种,那岂不是太多了?门槛太低,几乎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能做到。华夏人崇拜的是明明能够去攫取权力和财富,最终却放弃了的知识分子。

所谓‘名利于我如浮云’,就是如此了。

</div>

</div>